新闻

专访 SARAH TONG:为小朋友创造神奇时刻,并培养科学家思维

2022年3月16日 | Harper's BAZAAR | 投资对象
分享 :
自问从小就不是一个「科学」的人,虽知道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就不是能明白科学或科技的材料。其实这也是不少香港人一种普遍想法,每天都应用科技,受惠于科技为生活带来的方便,却从没想过其实一些科学家思维,也可以帮助每个人解决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可以应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其实也很重要。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的Sarah Tong,加入投行5年后,于去年7月创办科学教育机构Big Bang Academy,目的为引领小朋友探索科学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

ALWAYS ASK WHY
Sarah与剑桥校友Nixon Chan共同创立Big Bang Academy。 Big Bang (大爆炸)是解释宇宙起源的著名理论,而他们设计的课程及研发的应用程式,以3至12岁小朋友为对象。课程涵盖化学、生物、物理、天文、工程和环境生态学。他们认为科学离不开每天的生活,鼓励小朋友以至家长都能参与其中。其实Sarah本身在大学修读工程学,由小到大对科学尤其物理很有兴趣,因为科学令她抱有好奇心,一直也想学习更多。大学毕业后,她与大部分同学都投身金融行业,做了一段日子后,总觉得那份工作让她发挥的影响力不是心中所想要的。那时她有问己: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我究竟喜欢什么?想了好一段时间,后来觉得一定要是自己相信及喜欢的事情才可做得好。她喜欢科学,其实源于小时候一个经历。 「大概5、6岁时,我很喜欢看电视,但父亲不喜欢我常常看,会用不同方法令我看不到,于是假装将电视机弄坏。我本着誓死也要看电视的心态研究了很久,终于发现原来父亲拿走了电视一条fuse。」她当时也是胡乱尝试,觉得一定有方法解决。这件事她一直记挂着,因为知道了背后原理就能解决问题,对她而言很有启发性,并明白原来科学可以解决所有重要的事情,而当时看电视对她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令她执着一定要找出答案。投身社会工作后,她发现身边很多人不会去问「为什么」,很多事情也只停留于表面,别人说是怎样就怎样,不会寻根究底或多发问,这是很可惜的。就如香港大部分学生,往往害怕发问或做错,羞于开口表达心中所想。基于童年的影响很重要,Sarah很想为香港的小朋友再创造一些特别的时刻去认识科学。 「我本身在香港长大,就读本地学校,深明教育制度比较填鸭式,也不会鼓励小朋友多发问。经过参与科学实验,对小朋友有很长远的影响。我很想做一些有很长远及可以扩展影响的事情。当小朋友自己动手做实验,感受会更深。」当Sarah仍然在银行工作时就决定为日后的人生开启一个新尝试。 「我很想为小朋友创造一些神奇的时刻,于是开始做数份兼职,如在周末到幼稚园及一些learning centre做老师,让自己从头学起,也希望引导小朋友培养出科学家思维。」她也发现很多喜欢科学的朋友或同事,之所以对科学这么好奇,原来很多人都是小时候做了一些实验,让他们一直牢牢记着。那些不是课堂内正式的实验,而是比较随意的。例如有些人会自己买材料在家中做小型炸弹等,这些不知不觉都成为他们童年的重要回忆,这更加让Sarah肯定自己想走这条路。后来她成功找到现在另一位创办人Nixon。 「他对科学及生物特别有兴趣,他小时候看电影,觉得科学家犹如神一样,可以消灭或拯救地球,于是很想做与科学有关的事情。」这又印证了一些娱乐或日常生活动手做的实验可以带出科学的重要,但市场只有补习课或一些做实验的youtube片段,缺乏具备规模的,所以才有成立igBang的概念。
RESEARCH DEVELOPMENT

相对国外而言,香港在科研的发展比较落后。 Sarah指出美国有一位很著名叫Bill Nye的science communicator,专门做不同的实验及科普,运用一些比较容易让人明白的方法去解释科学,但亚洲相对比较少,一说起科学不少人会觉得又沉闷又困难,可能是天才才喜欢,而且不关自己事,感觉很遥远。外国有很多science communicator会告诉你科学其实很贴地。美国很多选美,近来更有不少参赛者的才艺表演是做科学实验,这在香港或亚洲很难想像吧。外国比较重视对科学研究的注重,其实对整个经济也有重大影响。问Sarah填鸭式的教育制度是否很影响科研、科学在香港的发展,她认为可以从数方面分析。她指出首先香港政府愿意付出金钱,会为中、小学提供资助,让他们进行STEM的活动,但缺少的是方向性。 「政府给予很多自由度让学校去做,但学校会感到迷失,会觉得是否购买3D打印机或很多ipad就可以呢?老师也没有受过相关训练怎样去教授,没有规则可跟从。」这在业界其实已讨论很久,在怎样执行上需要更多支援,而不是只给予金钱或资源。另外,其实家长对于小朋友在教育上的影响很大,Sarah认为什至比学校更大。亚洲人的想法比较实际,想子女在社会有稳定的工作,在香港会选择金融或服务性行业,他们看不到从事科研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事业。但如在新加坡,政府会提供不少奖学金,如在哪间大学毕业后即有一份5年甚至10年合约的科研工作,对家长来说比较有保障。 「香港就是缺乏可以跟从的例子,没有公司会大量聘请科研人士。」Sarah解释。其实香港现在的科研发展,仿佛跌入一个循环,读科研又缺乏出路,发展会停滞不前。 「可能很少人觉得读科学对未来是否成功有直接关连,但读科学不代表只明白概念或获得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具备科学家思维,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上每一道难题。什么是科学家思维「你首先会问问题,为什么很多事情会做不到?要问一些很specific的问题。然后你要有一个假设,例如你会想是否因为A而做不到,然后要设计一个实验去测试这个假设,之后要搜集或观察一些数据去证明那个假设是对还是错,跟着就知道下一步怎样做。这个思维可以训练你去解决问题,但不是很多人知道。」毕竟很多人以为读科学就是要死背一些formula,如读生物要死记很多英文生字,但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怎样发现一些新的事物或以科学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是社会上比较缺乏的。
SCIENCE IN LIVES
由去年7月成立Big Bang Academy至今,执行及实践上会遇到一定困难。 Sarah笑说其实小朋友没有多大困难,因为他们很喜欢一些动手做及实验性的学习模式,最重要是让他们知道有多好玩后,会令他们再思考背后的原理或之后做什么。但对家长的教育及沟通有时会有一些差距。 「他们常会问是不是付钱买了你的课堂或app就一定能做到那些实验?但实验不可能100%每次都成功,也不应对小朋友有这个不切实际的期望。其实做不到反而会学到更多,别人第一次做到就不知道其实哪里会出错,我们的课程会鼓励他们怎样面对失败,找出哪里出错,怎样改进。」但Sarah明白这个心态跟他们学制上的心态很不同,所以要慢慢磨合,庆幸愈来愈多家长接受这个心态。
 
此外,有些家长认为STEM只适合一些特定的小朋友,不是每个人也应该学习,但他们看不到STEM或STEAM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觉得很脱离现实。 「这方面我们希望做得更多,其实这也是社会的责任,怎样可以让所有人觉得科学是重要的并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每天遇到的问题,才可以令整个社会进步。」Sarah透露迟些会与奥运乒乓球铜牌选手做一个STEM与运动的工作坊,会教小朋友设计一个自动发射乒乓球器,跟奥运选手对打,看看以科学射力量能否打败奥运选手,从中可以学习空气压力、角度、重力等怎样影响球的速度及弧度。可见科学跟运动息息相关,他们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科学跟生活的关系。现在香港很多学校要教导STEM或STEAM,但相比邻近的亚洲国家如新加坡,好像比较落后,其实要怎样才可以有所突破?Sarah觉得主要是针对大人的心态。 「在教育上虽然是小朋友去享用不同的资源,但其实他们没有决定权,决定权始终在于家长及学校。小朋友只是接收者,但奈何却受最大的影响。大人怎样去灌输关于怎样才是成功的心态,始终还有所缺。」但这不能怪谁,你可以说政府做得不够好,或是传媒写得不够多。其实这个问题牵涉很阔很广,因为关于教育问题,可能连方向也要重新制定。而就算是现在开始纳入教育课程让小朋友学习,也要数年后他们完成学校的学习,才可以看到成效。一想到这就觉得真是漫漫长路。但Sarah反而很喜欢这个状况,因为有很多空间去执行及进步。若已是最好,为什么还需要去做? 她的机构虽然不大,只有十数人,有人甚至会质疑他们可以带来什么影响力,她的回应就是「尽做」。 「我很相信如做了一个很优质的产品,别人会抢着要,因为明显市场上有一个差距,更加推动我们去做。」他们是一所教育科技公司,不是补习社或learning centre,他们深信科技的力量可以帮助生活,并希望将影响力推广至全亚洲。
EQUAL OPPORTUNITY

作为一位女性创业者,Sarah坦言未曾因性别遇过困难。 「我觉得香港在职场上没有太多性别歧视,但我观察到在香港当妈妈真的很辛苦。须知父、母有两个人,但我们有95%的客户是妈妈,令我们开始有疑问,为什么小朋友上学、放学后的活动、购买什么书本、玩具、app的责任全由妈妈负责?这些妈妈也有自己的职业,这真的很吊诡。」虽然妈妈不会觉得是负担,但Sarah觉得或许是时候可以看到有更多爸爸分担妈妈的负担。 「其实那些妈妈有成功的事业,但又想同时为小朋友作最好的安排,可见当中存在"perfectionism"的框架。社会令她们要完美,所有事情也要最好。但相对男性比较能接受瑕疵,所以是社会文化存在偏见或将某些人定型,觉得女性所有事情都要最好。」Sarah直言这有点过了头,过份的完美主义,只会令工作更辛苦。 「我也常跟拍档Nixon说,希望他日后有小朋友后可以分担作为父母亲的责任,因为小朋友有爸爸的影响,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有好处。不应该只由妈妈负责99%。」所以Big Bang常会举办一些亲子工作坊,鼓励父母一起参与,同时教育家长,让他们知道一起照顾小朋友的重要性。一般大众会觉得爸爸对于科学有较多了解,更能陪伴小朋友进行不同的实验。 Sarah指出这其实是社会存在的一个很典型的stereotype,事实不是如此。 「我本身修读工程学,作为一个过来人,可以证明男性对于科学不是比女性好,我们一定要打破这个既定的想法。」外国有一个很有名的科学实验,老师叫小朋友画出心目中科学家的形象,结果一般都是穿着实验室白袍的男性。但外国已开始有改变,香港则仍然改不了既定形象。 「有位女性小朋友曾在课堂说女孩子不可以喜欢恐龙,我会让老师纠正他们,告诉他们没有这个既定观念,就是小男孩也可以喜欢公主。」他们设计的6只松鼠也刻意包括3男3女,并刻意挑一些如物理、天文这些一般觉得女孩子不会喜欢的科目以女性松鼠代表,令小朋友从小开始有正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