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F SparkUp

AI 时代下的教育创新 SEED Foundation 科技教育新模式

2024年6月16日 | Meet The Founder
分享 :
 

在 AI 潮流的浪潮下,即便是蘋果的 iPhone 和其他產品也必須全面升級,納入並整合 AI 功能。可想而知,正在求學時期的年輕人,亦須提升自身能力,包括掌握 AI 的實戰技巧。然而,正規學校課程即使涵蓋電腦科學或資訊科技內容,也難以跟上 AI 技術的迅速發展,無法及時調整課程內容以滿足科技的進步。

科技人才不足的挑戰

這次故事圍繞著一位 NGO 的舵手,他與本地多所中學合作,全力推動科技教育。他的背景不僅限於推動科技教育,更結合了運動和音樂,以此培養青少年的毅力和自信心,並為他們提供展現才華的舞台。

Ken 羅君本加入 SEED Foundation 之前,曾擔任索尼影視娛樂亞太區執行副總裁,並在微軟和麥肯錫等知名公司任職。現今他也擔任全城皆馬非牟利機構主席,該機構致力於透過長跑訓練來培養青少年的毅力與自信心。與此同時,他也是誼樂社的主席,該音樂機構致力於為香港新一代古典音樂家提供演出機會。

根據 Ken 所講,SEED Foundation 成立於 2021 年,是由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AEF)贊助,旨在培育中學生的科技技能。

「Seed Foundation 最初的資金來自阿里巴巴的創業者基金,旨在培育和孵化科技初創企業的思維。透過提供早期融資,該基金致力於支持這個生態系統的發展。然而,香港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科技人才嚴重短缺,不論是高級、中層還是初級技術人才,供不應求。因此,我們發現中學階段已經有許多學生對科技或創新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

羅君本是香港慈善組織 SEED Foundation 的行政總裁,落手落腳協助年輕人邁向數碼科技主導的經濟

NGO 的科技教育新模式

2023 被指為 AI 元年,自去年開始,即便是經驗豐富的 IT 專業人士也開始關注自身技能的可持續性,隨著人工智能的迅速進步,未來是否會被 AI 取代已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

至於傳統教育的課程體系,難以避免相對僵化,要追趕時代科技趨勢並反映在傳統教育中並不容易,這不僅是香港教育所面臨的挑戰,更是全球性的教育議題。

「在傳統課程中,常見的做法是先設計教育課程,制定課綱,進行諮詢,編寫教科書,再進行評估測試。然而,在這快速發展的科技領域,這種程序可能無法與時俱進,成為科技領域的一大挑戰。」

「與傳統體系相比,我們在教材設計上更具靈活性。例如,我們的雲端課程在推出一年後已進行課程調整,至於 UX/UI 課程一開始教授如何使用 Photoshop 等軟體,但現已轉為教授 Creative Suite、Firefly 等工具,並開始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簡單文字提示,將概念轉化為對應的圖像。」

除了科技教育課程及 IdeaPOP 創科比賽,SEED Foundation 也積極聯繫商界,為學生提供科技相關的工作實習機會

實踐與創新:從教育到社會影響

以我所知,他們更舉辦名為 IdeaPOP! 的中學創科比賽,用意是激發中學商科學生的創意潛力,也鼓勵他們從社會議題中挖掘細節,並以創科創業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個比賽不僅考驗學生的商業初階技能、並非止步於表面「演示」的對決,更重要是如何兼顧下一步的實踐和執行上的可行性。

「IdeaPOP 嘅核心理念唔止係有一個出色嘅概念,而係要懂得點樣實踐呢個概念,同埋佢係咪經濟上可行。」

「舉例嚟講,今年有一隊參賽隊伍致力解決廚餘問題。喺香港,回收廢物一直係一個難題,佢哋發現家庭廚餘佔廢物嘅近四成!佢哋提出咗一個廚餘處理機嘅構思,包括壓縮同保持新鮮嘅設計,有效解決咗臭味問題。唔單止咁,佢哋仲要進一步思考,廚餘其後應該點樣處理?例如物流的問題。」

「另一隊參賽隊伍就提出一個新概念,喺親人離世時無法道別嘅情況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收集親人嘅聲音、影像同影片,製作成一個視訊聊天機械人。透過 Google Collab 技術,呢個 chatbot 唔單止設計成一個機械人,仲能根據對話內容追蹤使用者嘅心理狀態,同埋在需要時提供適當嘅專業支援。」


每年 IdeaPOP 都有不少來自不同行業的導師參與擔任初賽評判,至於復活賽及決賽的評審團將由本地及環球初創和企業社群的行業領袖、投資者、初創專家組成

向前走 teamwork 最緊要

Ken 在企業管理層有豐富經驗,並擁有培育青少年不同領域才能的經驗。我想了解他當年是如何挑選人才,以及打造具競爭力的企業文化?

「其實當時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團隊合作的環境,大家共同努力朝著同一目標前進。當然會有不同意見,因此最關鍵的是公司文化要能夠鼓勵大家團結一致克服挑戰。」

全球踏進 AI 年代,不僅是商業機構的運作方式,即使傳統學校教育,往往難以滿足科技急速變革的步伐,學生們需要更有彈性的方式來提升,以跟上時代的轉變。羅君本帶領 NGO 與多所中學攜手,通過科技教育方式,發掘學生的潛能,培育他們的毅力與自信心,不僅提供了他們可以發揮才華的舞台,也讓他們理解到進步的重要性。

「點樣繼續去一路行落去呢?我認為最重要是 teamwork,我當年在 media 呢個行業,也 go through 過幾趟 restructuring,面對新環境,最後幾年係好大衝擊,果陣真係 learn 到公司文化係咪好 rigid 會好大分別。如果嗰嗰都諗住『我淨係做呢樣我唔做嗰樣』嘅 mindset,成間公司就好難繼續向前行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