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conten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早前我分享了幾位女性創業者的故事,她們特別鍾情於某一領域,再將其熱情轉化為創業動力,持續發光發熱,今期這位亦不例外。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工程系的Sarah Tong離開投行創辦科學教育機構,就是因為她感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以及科學思維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她打造的Big Bang Academy旨在帶領小朋友探索科學世界,激發好奇心,培養終生學習的能力和素養。
「Big Bang(大爆炸)」是解釋宇宙起源的著名理論,Sarah和劍橋校友Nixon Chan決定以此作為兩人合辦的科學教育機構名稱,頗為巧妙。他們設計適合3至12歲小朋友的課程,涵蓋化學、生物、天文、物理、工程和生態學,創業約一年已吸引過千名來自香港、台灣及新加坡等地的學生。他們認為,萬事萬物中都有科學的存在,課程希望傳達科學是有趣好玩的,鼓勵所有人都能參與其中。
幼時摸索維修電視 享受解決問題樂趣
在港長大的Sarah自小對科學感興趣。父母為了令她少看電視,故意取走一個小零件,令電視無法啟動,好奇心驅使她對電視機及電路展開數日「調查」,摸清了原理,並修理成功。「那個Light-bulb Moment(靈光閃現、得到啟發的一刻)令我意識到,科學能幫我解決很多問題。」後來到英國升學,她入讀劍橋大學製造工程科,期間有機會到相關企業實習,協助不同項目解決問題,「例如找出減少成本的方法,或是洗頭水瓶身有色差的原因等。」
從劍橋畢業後,她坦言隨大流選擇加入投行,雖然在初級職位已有機會獨力承擔工作,且有不俗薪資,與不同國家人士合作亦有助開拓視野,惟她沒有找到滿足感,「經常工作到凌晨三、四時,深夜也有來電,次晨6時又要開電話會議。這種生活持續了一、兩年,讓我思考工作的目的,什麼事才能為人生帶來意義?」
啟發孩子light-bulb時刻 製造正面影響
「從小我就認為,學習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事。」小時候維修電視令Sarah感受到追求知識、解決難題的樂趣,「很多人未必有這種經歷,而將學習等同於默書和考試,還有來自家長的壓力。我想利用自己的長處去製造正面的影響。」
這時她重遇同在商界任職、修讀生物的劍橋校友Nixon,對方因幼時看過電影《猿人爭霸戰》而夢想成為科學家。她們發現視覺媒體及自己動手的經驗對兒童成長影響深遠,有助培養終生學習的習慣,加上Sarah曾在社區中心義教科學課,看見不同學齡的小朋友都踴躍參與,而不少幼兒園老師卻未必有教授科學的經驗。結果兩人看準市場需求,決定籌備創業。
訓練科學家思維 培育可轉化的技能
他們從最初兼職經營Big Bang Academy,到2020年中全職投入,都抱著一個宗旨——讓小朋友「Think like a scientist(具備科學家思維)」。我提到香港家長似乎普遍希望孩子學習所謂「實在」的科目,對純科學(Pure Science)則不太重視。Sarah說,修讀三、四年工程後投身銀行,看似沒有聯繫,其實不然,「從事任何工種都要懂得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做實驗、分析數據,然後繼續這個循環,直到找到滿意的結果。而且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場景,透過學習科學,培養科學家思維,就能獲得這種可轉化的(Transferable)技能,在思考、分析及解難能力方面,都帶來莫大幫助。」
她續指,現在事物快速更朝換代,大學的知識也許到畢業後已過時,擁有終生學習的能力和心態才是最重要,順應變化。我也同意,如今高科技公司會聘請心理學家,因需要研究用戶行為,這在我的年代是想像不到的。
對這兩位90後而言,編纂課程和物色老師都是新領域,他們自學鑽研,參考全球各地關於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的課程資料,設計出包括線下活動體驗室、自主學習App以及網上課程等產品,「為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需將學習體驗設計如主題公園般有趣,運用多媒體提供娛樂性,還要兼具班房的學習效果」。
成長過程順利 今創業學面對失敗
Sarah說,創業最大挑戰是學習面對籌資被拒絕。她生於幸福的中產家庭,就讀名校,入職大機構工作,笑言人生從未遇過這麼多「No, No, No」,需不斷調整心態,屢敗屢戰。不過學生直接且正面的反饋令她感滿足,不少表示透過課程認識並愛上科學。
兩位創辦人均畢業於頂尖大學,而大部分學生或屬中間程度,我問他們如何令產品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Sarah希望透過提供親身動手的經驗,將所有小朋友都培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者」,而為確保不受限於她和Nixon的經驗,他們組建了一個有多元化成長背景的團隊來構思產品,讓不同學習程度的小朋友都能受惠。
籲關注全球問題 打破女性刻板印象
談到香港考試狀元大多選讀醫科的現象,Sarah籲港人亦應關注長遠問題。「世上還有很多會影響人類的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氣候變化和貧困等。香港成功的初創如專營基因檢測的Prenetics及推廣素食減碳的Green Common,都在運用科學解決全球性問題;相信未來要成為Global Leader亦需具備科學知識。」他們的課程通過指導學生製造植物肉,從中加深他們對全球暖化的了解,同時也啟發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
創業過程是否感受到「男女有別」?她指在創業層面不覺被差別對待,但曾有學校管理層為在校老師安排講座時,只邀請Nixon擔任講者。Sarah後來得知是因校方認為男性對產品技術的知識水平會更高。「我是一個推崇性別平等的人,例如男性不一定在科學佔優,他們也可以是藝術型的、細緻敏感的;亦有些家長理所當然覺得女兒不會喜歡工程。」Sarah想積極去打破這種刻板印象,「我願意走出來,令人知道有我這樣的人存在,(修讀工程的女性)並不是那麼罕見。」
科學家精神與創業家精神相似,除了要不停學習、不怕辛苦、不斷嘗試,有時還要打破常規。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未來亦希望為女性創業者提供更多互相認識的機會,助她們建立網絡,促進她們的交流,甚至從中帶來協同效應。
作者_周駱美琪(Cindy)簡介:
周駱美琪(Cindy)自2015年起擔任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自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Cindy曾擔任阿里巴巴國際高級財務董事,主要負責集團財務管理和企業規劃。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創立不同項目,致力幫助香港的創業家和青年人於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實踐他們的夢想。通過這個欄目Cindy希望與大家分享不同的創業故事及經驗,也為創業者帶來小貼士,幫助他們了解初創市場的最新形勢。
Read More | i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