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科技近年滲透至各行各業,藝術文化領域也不例外。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年度環球創業比賽「JUMPSTARTER 2022」最近開始接受申請。今次我們特設「Art Tech( 藝術科技 )」類別,冀吸引全球相關的初創公司到香港交流獻技,展示創新的藝術科技。
我閒時喜歡逛博物館,留意到全球博物館作為藝術文化及教育的傳播地,愈來愈多採用手機應用程式、二維碼、觸屏、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及增強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等互動科技,冀簡單直接地傳遞信息,同時增進觀眾的互動及交流。這些科技不止有助提升觀眾對展覽的參與感,亦可讓聽障、視障等人士有機會感受及體驗展覽。近年我們常見博物館與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多媒體、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各方面的體驗。
博物館亦「高科」 增進觀眾互動交流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2016年就推出永久展覽「森林的故事」,由博物館策展人與日本知名數碼藝術團體teamLab用兩年時間合作策劃。展覽從新加坡英殖時期首任總督William Farquhar收藏的自然繪畫中提取靈感,將花卉和動物形象製成動畫,融入數碼佈景中,讓訪客仿佛身處虛擬生物圈,例如一走近熒幕,地面便長出植物,畫面中的動物也會隨著觀者的動態而移動變化。觀眾還可使用手機應用程式下載有關動物的資訊,進一步與展覽互動。
VR帶你走近「蒙娜麗莎」 潛艇基地變身藝術展板
另一例子是數年前法國羅浮宮為紀念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逝世500週年,和HTC Vive Arts(宏達國際電子旗下的虛擬實境藝術計劃)合作的「Mona Lisa: Beyond the Glass(蒙娜麗莎-越界視野)」 特展。由於平日參觀人數眾多,達文西最著名的畫作《蒙娜麗莎》一直被放置於玻璃展櫃中。這個項目就以虛擬實境技術重新詮釋畫作,讓觀眾穿越與畫作間的那層玻璃,近距離細覽這幅最受歡迎的藝術作品,感受許多肉眼看不到的細節,透過移動的畫面和聲音與達文西互動,甚至可體驗其設計的飛行器。即使無法親臨羅浮宮的觀眾也能透過虛擬實境線上欣賞。
又如2019年,法國波爾多一個二戰時期建造的潛艇基地被改裝成全球最大型數碼藝術中心,命名為「光之水池(Bassins de Lumières)」,巨型水池變成展板,結合數碼圖像、音效、光影展出奧地利藝術家Gustav Klimt的《The Kiss》等名畫,打造沉浸式的觀展體驗,徹底改變欣賞藝術的方式,我個人是很期待有機會前去參觀。
科技提升文化藝術體驗 助適應市場變化
另外,受新冠疫情限制,我們無法經常到現場觀看演出,藝術表演工作者也運用科技來適應這種變化。JUMPSTARTER的長期合作夥伴3HK去年就利用其5G技術,助香港管弦樂團及中樂團進行4K高清演奏會網上直播。其他藝術表演工作者和其公司也利用科技為音樂、舞蹈和電影助力,例如以3D打印機生產道具,甚至是樂器等;編寫軟件用於作曲及剪接電影;融入新數碼顯示技術如虛擬實境和增強實境,替代傳統實體佈景板等舞台效果,既令觀眾享受到全新視覺體驗,也能令表演者更方便轉移到其他場地演出。
就如其他行業一樣,文化藝術行業融入科技不該只是順應潮流,科技除了能提升觀眾體驗,也能為行業整體增值,助適應市場變化。例如使用5G技術支援網上直播演出,可令音樂會的收入不局限於演奏廳的座位數;使用數碼背景顯示可令舞團更容易到其他城市或國家演出,而不受限於場地的設置。這類資源的增加,還有助吸引和保留頂尖的表演項目,並為行業新人提供培訓。
我們也不應將藝術科技的定義局限於「藝術」或能直接看到、觸摸的東西。博物館展出的每件收藏背後都經歷了鑒定、標籤、歷史文化的深入研究等過程;每一位舞者都需要音樂、道具、服裝的配合,這些環節都可透過新科技來提升創新。我們認為藝術科技不止專屬於「藝術」,還能應用到整個創意產業(佔香港GDP 約5%),包括廣告、建築、印刷、電影、音樂和設計等。我們很高興看到香港政府正在投入資源支持這一領域的發展。
我期待未來在香港看到更多創新有趣的文化藝術項目。
作者_周駱美琪(Cindy)簡介:
周駱美琪(Cindy)自2015年起擔任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自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Cindy曾擔任阿里巴巴國際高級財務董事,主要負責集團財務管理和企業規劃。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創立不同項目,致力幫助香港的創業家和青年人於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實踐他們的夢想。通過這個欄目Cindy希望與大家分享不同的創業故事及經驗,也為創業者帶來小貼士,幫助他們了解初創市場的最新形勢。
閱讀更多 | i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