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與讀者分享了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與畢馬威中國最近合作發佈的第三份《以創業家精神推動香港轉型》研究 報告 (下稱「報告」)有關過去幾年私募風投及政府資金對於香港創業環境的帶動作用。報告對香港初創在疫情下怎樣生存、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政府的配合,以及年輕人對創業的看法等亦有著墨,今期我們繼續看看。
研究報告顯示 866位受訪的香港大學生中只有44%認為「創業」是一條受到尊重的職途;134名受訪創業者或初創高管中,53%認為創業是可行及可持續的職業選擇。雖然香港社會暫未普遍認同創業是年輕人可行的出路,但過去一年各行各業受新冠病毒疫情打擊,初創公司的價值卻紛紛體現出來,尤其在傳統行業求變的進程中,初創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大派用場。
應對市場最新需求 初創靈活應變捕機遇
報告亦指出,34%受訪初創的產品銷售在疫情下有所增長,反觀成熟企業只有19%,而且近半數初創正在與政府或企業合作,推出新產品或服務以應對疫情。例如專營基因檢測的初創Prenetics就受特區政府委託,為高風險群組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目前已在香港及英國完成40萬個測試。今年,該公司還收購了牛津大學旗下初創Oxsed,將其可在30分鐘內快速獲取新冠肺炎測試結果的技術收入囊中。
又如物流平台Pickupp與衛生署合作,為市民提供上門收取深喉唾液樣本的速遞服務,送交衞生署作新冠病毒檢測。該公司更為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使用其速遞服務的小型企業提供咨詢,助其在疫情中提升網購銷售。
初創應對疫情明顯較為靈活敏捷,受訪初創中僅29%表示需推遲一些業務計劃,相對而言大企業的這個比例達40%。另外,半數初創打算在這時候開拓區域內或海外市場,而僅33%的企業有此計劃。
營商策略融入社會責任 成企業發展趨勢
無論是對初創還是大企業,疫情都進一步喚起大家對企業使命及社會責任的重視。特別是過去將盈利作為首要目標的大企業日漸意識到,在商業模式中融入社會影響力十分必要,亦因消費者愈來愈傾向光顧對社會有貢獻的企業,且更願意支持本地社區和商戶,加上年輕人求職亦會考慮企業的社會責任。這趨勢令很多企業向著重解決社會需求、了解社區的本地初創尋求合作。
大部分受訪企業高管認同與初創合作有助獲得創新想法和開拓商機,令企業與時俱進。200個受訪企業中超過三分之二曾與或正在與初創合作,65%認為數碼科技是企業最需要初創支援的領域。不過,不少企業對初創是否能提供實際解決方案持保留態度,因雙方對合作的期望及成果會出現落差;近六成企業坦言對與初創合作有顧慮,因考慮到初創的經營可能會失敗,令企業需承擔機會成本。
大部分的初創冀透過與企業合作來增加商譽,且有助接觸到大量用戶,有機會測試和優化產品,惟近六成受訪初創認為與企業合作需克服很多不必要的流程,會拖慢進度。因此雙方的合作過程需要更好的配合,例如企業應簡化合作流程,並調整風險胃納,平衡好各自的期望。
冀政策帶動初創生態 為年輕人謀多元職途
企業的支持對初創成長十分重要,政府的帶頭作用也不可或缺。 雖然政府已在2019年調整採購政策,評審標書時提高了技術評分在整體評分中所佔的比重,以鼓勵中小企業及初創公司參與投標,創造商機,但相關的成效和成功案例似乎未有廣泛宣傳。我們期待政府與Prenetics等 初創的合作,可啟發更多政府部門與初創 攜手,採用創新應用來提升效率及市民的滿意度。 環顧鄰近地區,政府政策如減廢減碳亦能驅動新行業的誕生,例如內地提出到2025年逐步禁用一次性塑料的生產、使用,就催生了Ecoinno這類研發可生物降解食物包裝及器具的初創。
此外,政府亦可透過與鄰近地區合作促進初創發展。不少受訪初創表示有意拓展到大灣區及東南亞市場,各有近三成已踏足這兩個地區,四成計劃未來三年進軍,惟期望在適應當地政策及法規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援。特區政府最近公布的有關大灣區的就業、研究、統一平台等政策對於初創發展更大的市場有非常大的幫助。 期待政府也可考慮把類似的安排伸展到鄰近東南亞國家,例如跨國的沙盒(sandbox),讓香港初創可以同一時間測試產品,以滿足不同地區的要求,加快發展的步伐。
總括來講,香港初創生態仍有拓展空間,並有潛力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元的職業出路,若能吸引年輕人才加入,亦可為初創生態培養後繼的生力軍,政府、企業的支持是必要動力。
作者_周駱美琪(Cindy)簡介:
周駱美琪(Cindy)自2015年起擔任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自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Cindy曾擔任阿里巴巴國際高級財務董事,主要負責集團財務管理和企業規劃。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創立不同項目,致力幫助香港的創業家和青年人於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實踐他們的夢想。通過這個欄目Cindy希望與大家分享不同的創業故事及經驗,也為創業者帶來小貼士,幫助他們了解初創市場的最新形勢。
閱讀更多 | i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