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ntent is available in Chinese only:
生物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新冠疫苗的问世使在过去数年助全球一定程度地控制了一场极具破坏性的疫情。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亦一直关注生物科技初创,由基金主办的JUMPSTARTER环球创业比赛2023(JUMPSTARTER 2023)有5间属于该领域初创入围30强,并获得投资。在早前举行的JUMPSTARTER2023总决赛- 创科盛典活动上,基金邀请业界专家探讨生物科技行业的未来发展,他们建言初创由起点就应具备全球视野,以及应以创新意识设计生产高质产品,并呼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在大湾区建立从研发至生产的完整生态圈,缩短从药物发明到临床使用的时间,方能快速应对未来新疫情,以至各种病毒带来的挑战。
参与讨论的生物科技企业代表来自大湾生物(Great Bay Bio)及医克生物(Immuno Cure),两者均为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投资的公司。大湾生物联合创始人、CEO陈亮博士(Michael),以及医克生物联合创始人、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陈志伟教授既有研发经验,亦深谙生物科技公司的运作。谈及行业的发展方向时,两位都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医克生物联合创始人、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陈志伟教授
大湾生物联合创始人、CEO陈亮博士(Michael)
AI助力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2019年成立、总部位于香港科学园的大湾生物一直致力运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来推动生物制药工艺开发(bioprocessing development)技术的革新,冀解决药物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等问题。 Michael指,过去四年,大湾生物的AI智能化生物科技平台助改良传统的生物制药工艺开发过程,可将过去需要两年的药物研发周期缩短为六个月,让产品更快面世,更能快速应对如新冠等流行疾病爆发。
Michael认为,创新是工业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是人的天性,而非一项技能或一道政府的指令。他指,中国的生物科技行业要长足发展,必须有创新思维,应该摒弃做「me-too drug(模仿药)」或「me-better drug(改良模仿药)」的思维。 「(做后者)可减少风险,但只有通过创新,做出新产品和新科技,才能让中国的生物科技行业融入世界。我们不该以『跟上世界水平』为目标,而必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一部分,要有这样的国际视野,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为世界所用。」
创新核酸疫苗有望预防爱滋
由何大一博士担任顾问委员会于2015年成立的医克生物专注于癌症、炎症相关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拥有两个创新的专利技术平台——PD-1增强型的DNA疫苗平台和抗Δ42PD1 抗体药物平台。担任该公司首席科学顾问、同时亦是香港大学爱滋病研究所所长的陈志伟教授透露,目前该公司研发的两项核酸疫苗—— 治疗性爱滋病疫苗「ICVAX」及预防性新冠肺炎疫苗「ICCOV」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陈教授说:「我们知道过去40年坊间没有爱滋病疫苗或治愈的方法,ICVAX已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等身上试验成功,动物在被病毒感染后能够在没有抗病毒的治疗下存活6年,这是科技的很大进步!」旗下抗-Δ42PD1抗体平台亦取得显著的研发成果, 发现了一种新的抗体药物靶标(antibody drug target),可用于治疗肝癌和大肠癌等癌症,现正申请政府资金,冀将技术尽快推进到临床试验中。
过去几年影响全球的新冠疫情虽然已渐平息,但各国科学家们已发出预警,呼吁加强研发及投入资源,以应对下一次大流行传染病的来临。陈志伟教授去年就与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病毒学家何大一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发起成立“大流行病研究联盟”,提倡针对不同病毒展开研究,并研发相应药物、疫苗或抗体,以备不时之需,同时积极推动合作、培养人才。
疫情预警政府角色关键
陈教授说, 流行传染病是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过去我们看到少于十年内就有一个新的疫情影响全世界。若要能快速应对未来的传染病,香港必须建立一个可以支持新疫苗或者抗体药物开发的生态,缩短从开发药物到临床使用的时间。」
他举例,当年新冠疫情开始时,香港大学用一个月就研发出两款有效的疫苗,但因香港没有足够支持「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优良制造标准)制造」的产能,必须排队等待两年才能生产出来并在人体上试验,延迟很久,「若未来再有疫情,而我们无法自己制造疫苗,即使有资金向别国购买,谁愿意卖给我们?大家都会以本国优先。我的建议是必须尽快在香港或大湾区建立起完整的研发生产生态,才能跟上世界创新的速度。」
无论是对抗疫情或是发展整体的生物科技产业,都需要大学等研发机构、行业及政府通力合作。陈教授就强调政府的角色尤其重要,「例如新冠疫苗的推出,不是靠单一的产业或研发团队就能做到的,而需要政府迅速投入大量资源支持,促进研发与产业之间的合作,例如美国的mRNA疫苗,政府就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推动。」他又指,政府应有紧迫感,否则香港在世界上的疫苗、抗体药物方面或没有竞争空间。 Michael亦指,政府需要有长远的国际视野。
以国际标准打造产品初创走得更远
谈到国际化策略,近年一些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在开拓美国市场时就遇到挑战,笔者认同Michael给有意开拓海外市场的初创公司的建议——应从创业起步、设计产品开始就建立国际视野,「现在很多中国公司一开始先关注中国市场,在产品质素方面和国际标准不一样,后来要开拓美国市场就需要做额外的努力,这样会很困难。」他指,如果打算做国际市场,就必须把设计和产品质素以世界标准来做,做最好的产品和科技,这样便能打入各国市场。
作者_周骆美琪(Cindy)简介:
周骆美琪(Cindy)自2015年起担任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执行董事,现任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自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Cindy曾担任阿里巴巴国际高级财务董事,主要负责集团财务管理和企业规划。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创立不同项目,致力帮助香港的创业家和青年人于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实践他们的梦想。通过这个栏目Cindy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同的创业故事及经验,也为创业者带来小贴士,帮助他们了解初创市场的最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