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F SparkUp

加入年輕創業家行列的5大要門

2020年9月17日 | Youth Entrepreneurship | 4分鐘
分享 :
Sidhant Gupta (吉單)自小於具創業家精神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他是家族中的第五代工程師,他父親及其上一輩都是各自出來創業,成為企業家。就讀香港大學的Sidhant和他的大學隊友以人工智能驅動、自動收集海洋塑膠廢料的機械人系統「ClearBot」於 「JUMPSTARTER IdeaPOP!2020大學生創業比賽」中贏取冠軍。而他個人更早於16歲時便製造一部打破國家紀錄的機械人。


 
在與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的訪談中,Sidhant分享作為年輕創業家的入行經歷及創業心得:

1. 擁抱變化.順應而流

不論對創業有抱負抑或首次去創業的人,在踏出創業的第一步時,往往都是因為未想好商業方案,又或對創業將要面對的問題未掌握好,而有所掙扎。 不過,Sidhant卻認為沒有必要把所有事情都掌握好才開始創業。

正如「ClearBot」的誕生,是Sidhant和隊友們正進行其他創業項目的過程中得到啟發而創立。當時,他們在亞洲不同地區如菲律賓、日本研發海洋攝影機,並在巴厘島進行測試。「在海洋攝影機的測試現場中,眼見許多垃圾在海洋中漂浮,我們認為有必要去解決海洋污染的問題,於是便驅使我們產生「ClearBot」的念頭。」Sidhant說道。
 

我要向所有剛起步的學生創業家說,即管去做!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去創業。


2. 把握現在.遊歷更多

Sidhant能夠以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源自於他過去的旅遊經歷。他表示: 「我堅信,要發揮創意,是需要有各種經驗及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如果我們單純以為創意就是打破常規的話,那麼我們也只是在另一個常規內去思考問題。」Sidhant續說︰「我喜歡旅遊,因為可以擴闊視野。當我置身於不同種族及文化背景的環境,自然就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及觀點。」

3. 建立人脈應及早開始

Sidhant就讀大學期間,當開始展開第一個項目時,他還未認識對創業有興趣的人,但他沒有因此卻步。反而,他更積極在大學校園內張貼海報,並在Facebook群組中發帖去廣結志趣相投的朋友。而他當初的努力亦助他在往後的項目中更容易地物色隊友。

Sidhant解釋:「在兩年內進行了不同項目後,我在當地的初創生態圈中建立了不少人脈,對不同人的優點及如何連結各類人來組成團隊合作,有了更好的理解及經驗。還有,隨著時間增長,我們團隊之間建立了更深更緊密的關係。在不同項目上,大家亦開始欣賞彼此之間的合作。」

4. 失敗是暫時

世上沒有永恒不變的的事,包括失敗。

「 在我的創業旅途上,我發現所有事情都會有終結的時候。例如,假如你正處於低谷,事情終歸會有轉向的時候;因此,我明白到,當遇上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要持守,保持樂觀。」Sidhant表示:「當公司發生問題而令我倍感壓力時,我通常都會停一停,去休息、散步或游泳。然後重投工作時,立刻便知道要作什麼了。」
 
當遇上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要持守,保持樂觀。

5. 創無分年紀

與其他職業不同,要成為創業家是沒有所謂最合適的年紀。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在美國發表的一項研究說明,成功創業家的平均年齡為45歲;然而,科技
急速發展及獲取知識越趨容易,都降低了成為創業家的門檻。根據Sidhant的觀點,這些都為年輕創業家帶來好處。

「在剛開始創立公司的時候,其中一個我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被人批評我太年輕,無法成為成功的創業家。但我卻認為,作為學生創業家也為我帶來好處。我們的負擔相對較輕,可以承受的風險亦相對較高,而且我們的靈活度高,可以迅速改變和適應環境。」

「我要向所有剛起步的學生創業家說,即管去做!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去創業。」Sidhant續說。

後記︰對希望向子女灌輸創業家精神的父母們,Sidhant有一番寄語︰「要相信自己的子女!」

「我認為我父母做了其中一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們鼓勵並支持我全心全意地去創業。」Sidhant續說,「自大學畢業後,我大多數的同學都選擇在摩根大通或高盛等投資銀行工作,即使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能獲得豐厚的薪酬。我人生中所做過最艱難的決定之一就是選擇不從事這些工作。」

「回首過去,我只想講,我願意冒險去創辦屬於自己的公司。原因是我父母告訴我,無論發生任何事,他們都會支持我。即使失敗,他們仍然愛我,作我的後盾。這對我是何等大的意義,亦鼓勵了我去追求自己的創業夢想。因此,所有父母應該要去相信自己的子女,並給予他們自由作不同的嘗試。」Sidhant說道。